

运动 健康 快乐第42届校运会精彩回眸

“赤脚大仙”王族伟不穿鞋跑出冠军
28日下午的男子1500米赛场上,远远甩开对手的第一名选手,竟然是一直赤着脚跑步的王族伟。王族伟来自康达学院全科5班,因为他每次长跑都是赤着脚,同学们就赠以“赤脚大仙”的威名。王族伟创造了我校1500米决赛三连冠的奇迹,他是个彻头彻尾的长跑热爱者,从初中开始就一直是长跑冠军。谈到为什么要赤脚,王祖伟说:“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没钱买跑鞋,而我又很喜欢田径,所以每次参加比赛的时候都是赤脚上阵。刚开始的时候,踩在不专业的跑道上,脚掌总会一阵阵发痛,然而,经过长时间的适应,我的脚底长成了一层厚茧。也就习惯了。”他说,就算现在有条件穿专业跑鞋也不会穿,因为多年来已经习惯了赤脚踩在跑道上的感觉,赤脚跑步反而会提高他的比赛成绩。他说,“耐力”与“坚持”是长跑运动带给他最大的收获。
葛雨秋四年揽八金 跳远两破纪录
“老师,下午我就是来破记录的,呆会儿还有比赛,让我先跳吧。”上穿黄色短袖,下穿运动裤,脸上洋溢着轻松的表情,来自公共卫生学院2008级的葛雨秋一脸自信地对裁判说。老师似乎也认出了这个女生就是早上以4.18米的成绩获得了自己在跳远场的第六枚金牌的选手。活动活动身手后,葛雨秋又对老师说:“我跳惯了7米线,6米的有些不适应,麻烦老师给我划一道7米的。”裁判老师也了解眼前这个女生的实力,不仅亲自划了一道7米线,还特意地为她量出了之前校纪录的距离,并在沙坑上划出了一道线作为标记。
快速助跑,细眉轻挑,爽快一跃,接着就听见霍的一声,最后以一道完美的抛物线落地,落脚点超过了之前的校纪录一大截。“哗!”,现场一片欢呼,葛雨秋以10.02米地成绩成功破了自己于2009年创造的三级跳远校纪录。当我们为她六次蝉联桂冠送上祝贺时,葛雨秋只是微微一笑,她觉得成绩还并不是太完美,“比平时训练的时候稍逊了。不过对于又是第一名还是挺开心的,”。她表示自己会更加努力训练,以期待明年比赛中打破校记录,以达成自己五年十金的目标。
已经连续参加了4届校运会的葛雨秋说,“大学四年总共就拿到8枚金牌。跳远拿了三枚,三级跳算上刚刚那次已经是第四次拿到冠军,校纪录也打破了2次,还有一枚是大二的时候参加4×100接力拿的。可惜今年接力只得了第二,要不就有9枚了!”说到这里,葛雨秋有些惋惜。




百米冠军顾思铭冲刺一半不忘回应观众
“我终于可以读书了!”27日早上男子100米预赛时,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他突然停下,向着自己学院的大本营发出这样的呐喊,然后再不急不慢的跑向终点。对自身实力这样自信的他,最终拿下了男子100米决赛的冠军。他便是来自康达学院09级全科专业的顾思铭。运动会第一天就获得了两项冠军。顾思铭是学校男子百米跑的纪录保持者。当记者问他100米预赛时,为什么要突然停下呐喊?他说,“这是我和班上啦啦队许下的承诺,比赛之前他们对我开玩笑说,不拿第一,就不给读书哦!”,“运动会还没开始时,我们的横幅就贴出来了“不拿第一,不回南医!”其实要是没有他们,我就不会得第一!幸好今年拿了第一,不然真不好向那帮家伙交代。”
“100米只要我参加,冠军就不会旁落!紧张倒是一点都不会,就是来玩的,没有把它当成比赛。平时就是多玩玩,我们一周两次,一个月就有好多次训练,个人很喜欢打篮球,只要有体育活动,基本上都会参加。其实,我感觉成功从来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技巧,只要你“会玩”!
加纳留学生山姆从离终点20米处爬起来
10月28日上午学生组800米决赛中,选手中有位来自国际教育学院的加纳籍选手山姆,他一出场就赢得了全场的尖叫。一直都跑在前面,就当所有人认为他就是冠军的时候,在离终点20米的地方,山姆居然摔倒了,场上一阵喧哗。“那一步我没有迈开”,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其实山姆一周前就因为运动摔伤了腿,今天跑步比赛也是忍着疼痛来的,瑟瑟的寒风、潮湿的阴冷也让山姆觉得很不舒适。“当我意识到自己摔倒时,一阵眩晕袭过,我只觉得眼前模糊,可我知道我还没有完成比赛。”于是忍着膝盖疼痛,山姆还是站起来跑完了最后的20米,赛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为这个异国他乡小伙子的执着、认真所感动。 “无论怎样我都要完成最初的比赛,倒,也要倒在终点!”山姆平时就酷爱体育运动,对球类运动尤其热衷,每天都会坚持参与锻炼。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国参加此项比赛。当记者问起明年是否还会积极参加时,山姆兴奋地说:“Of course and I will get first!”

新疆班第一次精彩亮相
开幕式上火红的维吾尔族舞蹈,清新的哈萨克族舞蹈,热情的维吾尔族姑娘纷纷上台,为前排领导戴上礼帽。这是新疆班入学以来第一次精彩亮相。据新疆班领队周科文老师介绍,礼帽在新疆文化中是用来献给尊贵的客人,表示敬意的。据介绍,第一届新疆卫生班是由来自6个民族的同学构成,分别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壮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汉族,年龄23至35岁不等,专业各不相同,包括汉语语言学、预防医学、小学教育、动物教育等,且一半人已婚。新疆班学员在当地已经上了一年的预科,学习汉语,现在她们能与我们顺利地用汉语交流。 “新疆的孩子,打从会吃饭、会走路,就会唱歌会跳舞。”周老师介绍,“这次的舞蹈,同学们大概训练了一周左右,稍作准备,主要是培养默契。这些精致的民族服装都是一周前在乌鲁木齐定制的。”

机关队双人瑜伽以静制动
配合着舒缓动听的《兰花草》音乐,柔软的身姿,静静伸展变换;默契的配合,完美展现。在一群劲歌热舞之后,突然如转入空灵的幽谷,观众们不由自主地为之感染,静下心来。随着一个个体式动作难度的加强,场上欢呼掌声不断。相对于往年机关队单调的纯走方阵,这次别具一格的双人瑜伽表演,是由宣传部与团委党支部提议策划。机关特邀体育部阎丽萍老师负责选曲编排,并带领一批年轻教师们练习。大家工作虽忙,但都尽量抽出时间,根据身高自选男女搭档,每周三、周五准时10点在五台校区练习了四五周。阎老师每节课上都带队员们练习热身、纠正形体,保证每个动作都做到位。
机关党委书记徐霞表示此次表演非常成功,并对所有人的付出表示感谢。组织部季晓辉部长赞道:“作为观众,我的第一感觉是惊喜。队员们精神饱满,展现了机关老师积极向上、团结阳光的一面。机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年轻教师较多,俊男靓女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瑜伽不同于其它舞蹈表演,它是动静结合的状态,令人赏心悦目,彰显和谐校园的文化主题。”
幕后
本报记者审稿忙 拍照拍到手抽筋
负责报道运动会的本报记者团为了采访到详实的信息,他们在运动场内外穿梭奔波,比赛项目前、成绩表抄录处、主席台上……采访领导、老师、同学。全场各种活动此起彼伏,为了拍摄到满意的新闻图片,举着单反相机,站起、蹲下,举起胳膊,放下胳膊千百次,过于频繁按下快门,本报摄影部部长郭建业经过两天拍照,笑称:“按了几百次快门,食指都按抽筋了!”主席台上负责审稿的记者团同学,以及负责播放稿件的学生,也都默默吹着秋风埋头工作。他们全面、及时、准确地报道运动会各项赛事情况,校运会,是运动员的战场,更是记者们的战场。
各餐厅保证师生吃上热饭菜
为迎接校运会的到来,学校餐厅早在一周之前就召开会议商讨伙食供应方案。由于餐厅就餐人数并不确定,运动员比赛时间分散,这就给学校餐厅对烹饪饭菜数量的判断造成了困难,为了使所有运动员都能及时地吃上热饭热菜,餐厅决定并不同时用上所有的灶台,而是有需则补菜,全天不断菜。食堂特别加大了肉类和蛋类供应,以使得运动员能迅速地补充体力。面对有可能出现的集中打饭的人潮,餐厅对服务员进行专门培训,使得人均打饭时间大幅缩短。新疆餐厅则在运动会的时候特意准备了容易消化的食物供给新疆班的学生,比如拌面、拌饭等。在篮球场外的康达总公司、康达学院服务台上,第四餐厅还提供了保暖水桶,方便运动员及时补充水分,体现了餐厅后勤工作的细致入微。
